【湛裝網-湛江裝修網】訊:如今不少業主為了節省時間和精力,都會選擇讓裝修公司操辦裝修事宜,這就涉及到要與裝修公司簽訂裝修合同,有些不良裝修公司為了自身利益會在合同上做手腳,導致裝修合同陷阱重重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,裝修合同中都存在了哪些陷阱?本期湛裝網為您揭秘裝修合同中的陷阱細節,一起來了解吧!
裝修合同陷阱一、施工合同陷阱
1、市場上不少裝修公司的施工合同中,只有施工驗收的辦法卻沒有驗收的標準,導致后期施工驗收的標準非常模糊。
2、工程款一般是先支付定金,后期按照施工進度支付工程款。但是很多裝飾公司的裝修合同中,只有付款時間的規定,卻沒有付款前提的約定。既然是按照進度支付,那么必須是前一工序驗收合格后才能支付下一工序的工程款。

裝修合同陷阱二、故意增項或漏項
1、裝修內容變化和材料變化是比較常見的事情,因此在裝修合同中不存在“一口價”和“閉口合同”。有些設計師會在設計中故意增加裝修項目,不需要做梁的地方加個梁,沒必要設計吊頂的地方非要裝修吊頂。這樣一來,裝修公司就可以從中牟利。
2、現如今市場上不少做套餐的裝修公司,他們為了用低價吸引客戶簽合同,故意將某些小項目在合同上漏掉,但在開工后業主會發現很多必做的項目都沒有包括。例如,套餐式裝修包含木地板及鋪裝,但是報價中卻沒有包括地面找平的費用,事實上大部分毛坯房鋪地板都需要地面找平。因此在簽訂此類裝修合同的時候,一定要謹慎,不但要關注套餐里都有什么,更應該問清楚“沒有什么”。

裝修合同陷阱三、材料陷阱
一些裝修公司會主動向消費者提供工程預算清單。而這些預算項目往往是裝修方單方面的。像這種看似詳細的報價單,如果在計算施工面積時有意加大面積數,該剔除的不剔除,或不規則處按最大尺寸計算面積。報價單上的材料與實際使用的不符,特別是基層采用偽劣材料,以降低成本,或有意加大材料損耗,或損耗之后加大工程量。有的還采用套餐報價法蒙騙消費者,看似科學,實際含糊,工程造價變相增高。所以這就要求業主對裝飾材料市場有個大致了解。另外,裝修合同書中,要詳細寫上材料的名稱、品牌、規格、型號、質量等級、單位、數量、單價、合價等,在供料單上還應明確寫上材料送達的地點和時間。

裝修合同陷阱四、預算測量陷阱
據專家爆料,在每一筆裝修訂單中,大概有10%到20%利潤是通過虛報面積拿到的。大多數情況下,丈量裝修面積的工作由裝修工完成,就算業主拿好紙筆在一邊記錄,但是裝修工測量時手勢的變動是不易察覺的。本來25厘米的長度很可能變成28厘米。這里多出3厘米那里多出3厘米,這些多出部分的材料費就全進了裝飾公司的口袋。所以業主對裝修公司測量出來的面積要仔細確認。
裝修合同陷阱五、文字陷阱
一些裝修公司利用消費者的不內行,特別擬制了一些不具體或可做多種解釋的條款。如很多裝修合同上都有這樣的條款:裝修中如原品牌材料沒貨時,乙方(家裝公司)可臨時更換相同材料。但實際上,這種“相同材料”卻可有多種解釋:是同質量的、同品牌的,還是同價格的均沒有寫明,弄假空間非常大。

裝修合同陷阱六、打折陷阱
有些裝飾公司在做合同時用打折來誘惑消費者。這些公司會在合同中附加很多條款,什么減項不減價,增項另算,改項重新付違約金等。例如,業主和某裝飾公司簽合同,總價打8折。當施工單位進入木工活時,業主突然不想做吊棚的造型了,這時裝飾公司說已經把材料都訂完了,設計圖您都簽字了不能改,如果非改不可,也不減錢。因為合同上明明白白地寫著,對增項、減項等都視為違約,那么打折自然取消。這里提醒消費者,一定要看好合同的附加項,天上不會掉餡餅。
裝修合同陷阱七、裝修合同中的保修條款不能少
裝修公司施工后,對所施工的項目應該有保修的義務,裝修公司是包工包料全負責保修,還是只包工不負責材料保修,或是有其他制約條款,這些都一定要在合同中寫清楚。湛裝網提醒各位業主裝修工程驗收之后,一定要保留《工程保修單》,這樣以后一旦出了什么問題,可以向裝修公司要求保修。

以上就是湛裝網為您整理的關于裝修合同中可能存在的陷阱總結。湛裝網溫馨提示:各位新晉業主們可以考慮選擇第三方(如:裝飾設計行業協會)提供的裝修合同,這些合同是第三方制作,是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出發,相對于裝飾公司提供的裝修合同,第三方提供的裝修合同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業主的權利。另外,對于一些口頭上的約定,一定要在合同中標明,否則裝修公司違約,我們將沒有相關依據,給后期維權帶來非常大的麻煩。
《湛江市家庭居室裝飾裝修工程施工合同》是由湛江市裝飾設計行業分會統一制定,湛江的業主朋友們可以下方的報名鏈接中報名,或者撥打電話:0759-2221555領!

來源:鄭州安團家博會(微信號antuan-zhengzhou)
漣源來源

電商特惠專線:0759-2221555
聯系我時請說是在湛裝網上看到的